■ 一周評論
  “確實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在看了中央政治局最新一次集體學習的新聞後,一位開發商說了這樣一句話。
  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進行第十次集體學習。這是中央最高層首次就住房問題進行專題學習。此次學習釋放的一些積極信號,讓很多房地產從業者感到新的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指出,要處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係,住房發展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的關係、需要和可能的關係、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關係。
  新華社引用此次集體學習的講課專家之一、清華大學教授劉洪玉的話說,總書記提出要處理好四個關係,就意味著我們目前還沒有很好地處理好這幾個重要關係,或者說在處理上述關係時有進一步探索、完善的空間。
  確實,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係,其實就是“市場的歸市場,保障的歸保障”。但多年的調控,實際是行政手段干預市場的這隻手越伸越長,以限購、限價、限貸為主要內容的調控也一直被詬病。這或將得到改觀,甚至可能很快有更明確的信號。
  而對於社會功能的強調,則表示政府將更註重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包括重申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是政府對人民作出的承諾,要全力完成。與此同時,住房供應體系仍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
  頗引人關註的是,這次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在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建立統一、規範、成熟、穩定的住房供應體系,千方百計增加住房供應的同時,沒有提到房價。
  而在此前的幾年中,大家聽到,包括從中央政府文件中看到比較多的,是諸如“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等內容。而這一次中央強調的重點在供應,在保障,而不在於房價。
  在業內人士看來,房價只是一個表現,房價上漲是供需失衡的表現,一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則有地區資源配置不均衡等原因。資源配置,特別是像教育、醫療等與所有人福祉相關的基礎性資源配置,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一部分。
  房價只是一個表象。基於治標要治本的考慮,“本”上的文章做足了,房價上漲也就失去了支撐。
  當中央有了新思路之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地方實踐會有更多樣的嘗試與改變。如果再聯繫到最近備受關註的“383”方案,其中包括土地制度改革、集體土地入市等內容,或許對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變革,我們可以期待的更多。
  新京報記者 張旭  (原標題:房地產市場期待新的變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kmglgmiuw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