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4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4日文章指,中國傳統一直是大陸馬爾地夫國家,陸地地緣政治占據國家的主導地位。今天隨著全球化和中國與世界經濟體的日漸一體化,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的重要性顯現出來。無論是中國內部的可持續發展,還是中國在國際社會所能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地緣政治。
  文章摘編吳哥窟如下:
  不管怎樣,各種客觀要素已經把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提高到了國家外交議程上很重要的位置。但是,這並不在任何意義上說,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不重要了;相反,同樣的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更顯陸地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可以從如下兩個網站優化層面來討論。
  第一個層面是國家的統一關鍵字行銷問題。從歷史上看,中國國家的形成,走的是一個從中心地帶向邊緣地帶擴張的過程。中原王朝是國家的內核,逐漸整合邊緣地帶。
  第二個層面和今天的全球化和區域化有關。在全球化和區域化時代,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更受到區域甚至國際關係的影響。和傳統陸地地緣比較,今天的陸地地緣更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響。簡單地說,如果說在傳統上,中國的陸地地緣的劣勢,可以通過宿霧修築長城而得到修正和彌補,在今天類似的方法已經毫無用處。也就是說,陸地地緣本身也在國際化。
  在中國的西邊,中國現在面臨的是美國力量逐漸從中東地區消退而所留下來的遺產。二戰之後,整個中東地區是美國的勢力範圍。在那裡,無論是政權建設還是經濟發展,都離不開美國(和廣義上的西方)。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是基於其能源的需要和對其盟國以色列的國家安全需要的考量。
  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還是美國以反恐為名對阿富汗、伊拉克的占領,都和美國能源和其他地緣政治因素的考量有關。但是從近年來的發展來看,美國必須改變其在中東的政策。有幾個因素顯得尤其重要。首先,美國的帝國已經過度擴張,導致美國維持帝國的負擔過重。儘管美國還是最強大的國家,但在維持一個擴張過度的帝國方面,已經顯得力不從心。這表明美國必須收縮帝國戰線。
  其次,在中東,美國進行了大規模和持續的反恐戰爭,但多年下來,美國發現要消除恐怖主義因素,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二戰之後,美國的地緣政治格局的形成過程中,能源是一個強大的推動力。美國成為能源大國,表明地緣政治格局會出現很大的變化。一旦美國不再依賴中東能源,甚至變成能源出口國,美國從中東減少軍事存在的速度必然加快。
  這種地緣政治的變化,對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意味著什麼呢?一些人認為,美國從中東撤出,為中國創造了一個機會,就是中國可以填補美國撤出之後所出現的空間。但是,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要建立一個新的安全構架談何容易!中國面臨如何保護其在中東的利益的挑戰。(鄭永年)  (原標題:聯合早報: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及其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kmglgmiuw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